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中文类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 学习指南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聂石樵、李炳海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又是学术研究著作。全书的编写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观点;各卷之后又有研修书目,为读者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线索。全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在出版后曾经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中国文学史》在2005年修订过一次。此次修订,是在2005年第二版的基础之上,在保留原书篇幅及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等特色的前提之下,对原书进行的一个中等规模的修订。主要是对第二版的一些缺失之处予以修正,并审慎地加入了新的研究资料和学术成果,保持本书的内容前沿性。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通用教材,亦可以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独家推出【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网授精讲班】,独家名师讲解,涵盖重点、难点、考点,高清大屏播放,享受超炫视听盛宴。

网授精讲班是以网络视频为载体,独家名师讲解、高清大屏播放、免费讲义下载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学员打造了一个最完美的视听学习空间,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点播学习相应课程。网授精讲班便于通过互联网传播,学员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学习。

免费试听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网授精讲班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3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中国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中国文学史”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辅导用书 >>

◇ 作者简介

袁行霈,字春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36年4月18日生于济南,原籍江苏武进。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人物经历

袁行霈,出身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家庭,家庭培养了袁行霈对古典文学的兴趣。1953年袁行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带着学生到北京城子煤矿半工半读,每周三天下矿井挖煤三天上课,持续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到密云钢铁公社劳动了大半年,烧过锅炉,做过炉前工、木工、铸工。1959年夏袁行霈又下放到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劳动。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阶级斗争的岁月里,先生被定为全校的“白专”典型。

文革开始后,受到批判,下放鲤鱼洲“五七干校”劳动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车事故中,从鄱阳湖大堤上摔下来,差一点丢了性命。在压抑的氛围中,先生感到动辄得咎,无所适从,“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候”。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在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课程。袁行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较好的效果。

1979年晋升讲师。独自撰写了《山海经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论文在1979年发表,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1982年至1983年,袁行霈应日本东京大学的邀请,前往讲授陶渊明研究等五门课程。1984年成为中文系特聘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1992年至1993年,袁行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1994年任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150集)总顾问。1997年以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身份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演讲。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1999年出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被北京大学确认为资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聘为教授(与北京大学联聘)。此外,先后在日本爱知大学,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台湾大学讲学。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6年1月18日,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主要著作

《陶渊明集笺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中国文学史》(主编)、《陶渊明集笺注》、《中华文明史》(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4卷本)(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中华书局,1963年)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以及元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另有台湾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1996年增订本;另有台湾版、日译本、韩文译本,分别在台湾、日本、韩国出版)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另有台湾版)

《中国文学概论》(香港三联出版社,1988年;另有内地版、台湾版)

《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陶渊明集·附和陶诗六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

《唐诗风神及其袁行霈》(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成就荣誉

1989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

1991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暨人民教师奖章

1993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公众推选的十佳教师)

1995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7年出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于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

1994年,先生与弟子孟二冬教授、丁放教授合著的《中国诗学通论》出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1999年8月出版的先生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文学史》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1年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年又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人物评价

马嘶先生说:“袁行霈没有年轻人通常具有的心猿意马、轻佻浮躁、好高骛远那等凌厉之气,也从无生活懒散、读书不求甚解的郎当作风。他从不张扬夸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也从不干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之事。他于朴实无华的为人处世之中,时时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昂奋进取的朝气,表现出一个有志有为青年的高洁品质。”

学生说:“在我们的眼里,先生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他不会让你感到局促和紧张。他认为两个人之间——哪怕是晚辈和长辈,也应该平等地对话。他从来都是那样心平气和,那样波澜不惊。在先生面前你会以为这种气象的背后一定有曲折离奇的故事。”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