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中文类 >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 学习指南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本书自1985年8月出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的关怀与鼓励,得以重印十多次,并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由朱维之、赵澧主编,北京、天津7所高等学校的17名教师参加编写工作。l982年完成初稿,经孙凤城、匡兴、朱维之、李明滨、陈悖、赵澧、徐京安、崔宝衡、黄晋凯、曹淑芬等人对各章初审修改之后,由朱维之、赵澧、陈悖、徐京安、崔宝衡5人统稿,完成全书。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经典南开文学教材系列》编者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王立新。 本次修订的重点是对第九章、第十章的内容和体例做了较大的调整,将20世纪欧美文学视为一个完整的板块并分为前、后两期进行研究,全书结构体例统一,清晰地描述了从古代希腊、罗马直至20世纪欧美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现实。

本书在修订时对原书作了一些必要的删改和补充,使重点更加突出,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据统计,共删去8节,新增10节。此外,个别章节在顺序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尤其应该提出的是,将第四编中的“现代”扩充为“现当代”,其时限延伸至本世纪末,并增加了大江健三郎、韩雪野、西巫拉帕、阿格农、马哈福兹、索因卡、戈迪默等重要作家。

本书是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教材,供高等学校中文系、外文系学生使用,也可供自学者使用。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外国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外国文学史”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四版)辅导用书>>

◇ 作者简介

朱维之,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0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学习、进修,回国后在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曾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园,著作等身,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生平简介

1905年3月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县仙居乡朱家岛村的一个基督徒家庭。

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在温州读中学。他与当时众多的热血青年,上街游行示威,查禁、烧毁洋货。同时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和文学作品。

1923年,朱自清先生到温州中学任教,朱先生得以亲聆名师的教诲。在朱自清先生的教育、鼓励下,朱先生从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24年,第一篇长篇论文《墨翟的人生哲学》在上海《青年进步》杂志发表,得到主编赏识。此后,朱先生便成了《青年进步》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先后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最早的文学家屈原》、《诗仙李白》等论文多篇。

中学毕业后,迫于家境困窘,没有报考正规大学,进入免费的金陵神学院。在金陵神学院三年期间,他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希伯来文化与基督教文学。

1927年《青年进步》出版创刊十周年纪念专号,朱先生又应约撰写了《十年来的中国文学》,这篇论文决定了其一生的生活道路。同年参加北伐。从南京到达武汉,参加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并被委任为第三军宣传科长,随军北上,直至攻克许昌,驻守开封。不久,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朱先生不愿同流合污,便到了上海,进入《青年进步》杂志所属的青年书局从事编译工作。

1929年初,新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来上海招聘教员,朱先生拿着两年前发表的长篇论文《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前去应聘,得到协大校长林景润博士的赏识,随即南下,到福建协大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

1930年被学校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进修,从事日本文学与中国文艺思潮史研究。

1932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研究科。回国后,继续在协大国文系任教,同时出任《福建文化》主编。其间,先后出版了《李卓吾论》、《李卓吾年谱》两部著作。抗战期间,朱先生困守孤岛,避居租界。他一边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一边埋头著述,先后出版了《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基督教与文学》、《文艺宗教论集》等学术专著。

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1958年的大跃进及随之而来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朱先生的治学方法与教学方法受到严厉批判。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革”期间,朱先生成了南开园第一批被揪出来的“牛鬼蛇神”中的一员。被指为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右派、基督教吹鼓手、大汉奸、镇压革命学生的刽子手。

“文革”结束后,朱先生重登讲台,为本科生、研究生讲课。他痛感“文革”贻害,学生无书可读,教师无教材可用。遂于1977年发起倡议,联合京津及华北地区一批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外国文学教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先生以其学识人品赢得南开师生的尊敬,1979年被推举为中文系主任。1983年又以7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者生涯

朱维之,1905年3月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县仙居乡朱家岛村的一个基督徒家庭。中学毕业后到南京金陵神学院深造。大革命时代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军北伐。早年以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跃登文坛,1927年开始在上海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戏剧作品及文学评论。他于1939年出版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是一部文艺思潮为中心线索的文学史,他破除了以朝代或世纪为纲要的旧体例,系统的梳理、描述了三千多年来中国文坛变迁、思潮更迭、作家辈出的历史进程,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前曾多次再版,新中国成立后在港台地区曾多次重印,1991年上海书店将该书编入《民国丛书》影印发行。

朱维之精通英语、日语、俄语等多国语言。1928年即翻译出版爱尔兰著名作家叶芝的诗剧《心所向往的国土》,此后,多有译作问世。1957年翻译、出版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复乐园》,1981年出版《斗士参孙》,1984年出版《失乐园》,1993年出版《弥尔顿抒情诗选》。朱先生数十年呕心沥血,翻译、研究弥尔顿的诗歌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国内无人能够匹比。其中煌煌巨著《失乐园》凡十二卷,一万多行,是国内最早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的一部全译本。

朱维之是中国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941年出版的《基督教与文学》一书中,朱维之便指出,从原始时代以来,艺术和宗教一向不可分离,我们若研究文学艺术,不能不涉及宗教,研究宗教也必须到文学艺术里去探求。宗教本身便是艺术,基督教是最美、最艺术的宗教,《圣经》是最优美、灿烂的文学杰作。《基督教与文学》全面论述了《圣经》的文学特质及其对欧美文学的深远影响,出版后引起学术界、宗教界广泛关注,多次再版,1991年同样被上海书店列为《民国丛书》影印发行。1951年朱维之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文艺宗教论集》出版,此书广征博引,纵横捭阖,论述了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对中外文学及著名作家创作的影响。上述两部著作在中国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冰雪消融,春江水暖,朱维之敏锐地觉察到政治气候与学术气候的变化,率先在《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希伯来文学简介——向〈旧约全书〉文学探险》一文,强烈表达了探索研究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学术勇气与学术期望。此后,朱先生带领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与研究生,陆续编写、出版了《圣经文学故事选》(1983)、《希伯来文化》(1988)、《圣经文学十二讲》(1989)、《圣经奇文妙语选》(1992)、《古犹太文化史》(1997)、《古希伯来文学史》(2001)等系列著作,使南开大学中文系迅速成为国内研究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的一方重镇。这些著作不仅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对《圣经》进行新的解读与阐释,同时厘正了希伯来文学、希伯来文化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工作的学者,朱维之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他认为,编写教材一要有科学性,二要有实用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对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要重视西方文学,也要关注东方文学,两者不可偏废,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交流、融合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所谓实用性,就是内容、体例要适合教师、学生使用,把最精粹的知识交给学生。多年来,朱维之先后主编了《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外国文学史·亚非卷》、《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中外比较文学》等多部优秀教材,受到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人物轶事

“文化大革命”后期,“评法批儒”风起,李卓吾被指认为法家,身价陡增。某日,工宣队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偶然发现了朱先生三十多年前的旧著《李卓吾论》,颇为惊讶。当时,朱先生尚关在“牛棚”中,工宣队的头头便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肃清流毒,作个评法批儒的发言。不料,朱先生“不识抬举”,竟说自己三十多年前没有认识到李卓吾是个法家,现在也没有认识到李卓吾是个法家。工宣队头头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朱先生也就失去了一次“从宽处理,提前解放”的机会。


主要著作

一、专著 《基督教与文学》

二、论文集

《李卓吾论》

《中国文艺思潮史略》

《文艺示教论集》

《中国文艺思潮史稿》

《圣经文学十二讲》

三、译著

《失乐园》([英]弥尔顿著)

《复乐园》([英]弥尔顿著)

《斗士参孙》([英]弥尔顿著) 《抒情诗选》([英]弥尔顿著)

《聪明之误》([俄]格里鲍耶陀夫著)

《宗教滑稽剧》([俄]马雅可夫斯基著)

四、主编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外国文学史•亚非卷》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希伯来文化》


所获荣誉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外国文学史·亚非卷》,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赵澧,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1940年代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英语系,师从史密斯•泰勒教授,专攻莎士比亚研究,并于该校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澧先生立即动身回国,先后在各大高校任教。赵澧先生是中国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朱维之先生联袂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成为“文革”后影响最大的外国文学教材,累计发行数百万册。他与朱维之先生联袂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则获得了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