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文学史概念的引导,传递出文学史的信息;同时,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现,显示出特定时代多层面的精神现象。
本书贯穿了主编陈思和的几个颇具创见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
本书以文学现象为依据,在介绍文学运动史料和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学习者通过解读作品去实现对文学史中体现出的精神传统的理解。书中将当代文学史分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主导特征战争文化规范、和平建设时期新的文化规范以及“无名”时代的文化多元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学史教材,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探索性,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做参考。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现当代文学权威教材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适用于国内外教材的复习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陈思和《当代中国文学史教程》辅导用书>>
陈思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获上海市共青团颁发的“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五四奖章、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以及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人物生平
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1年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后,推行本科生教学改革,强化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课程,紧抓学科建设,引进人才,其主持的《中国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获得教育部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奖项,复旦大学中文学科被评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003年-2006年,任《上海文学》主编。
2007年,任第七届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
荣誉及成就
著作《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获全国第一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新文学整体观续编》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
著作《陈思和自选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
编撰的《巴金图传》获国家优秀图书奖提名奖。
根据其课堂讲义修订出版的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获二〇〇四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其他著作有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论文集《笔走龙蛇》、《鸡鸣风雨》、《犬耕集》、《谈虎谈兔》、《草心集》、《海藻集》等十几种。
研究方向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中外文学关系,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范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巴金研究 。1986年出版第一部学术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对巴金早期思想作出较全面地论述,以后陆续出版巴金研究著作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等,还策划出版大型画册巴金对你说和手稿本随想录,电视专题片真话、真城、真情——巴金晚年身影等。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 著作有文学史专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主张打通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分界,将二十世纪文学视为一个整体。九十年代以来,在学术研究领域相继提出“当代文学中的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等系列文学史理论,来重新解读文学史。这些主要理论观点收入陈思和自选集一书。1988年与王晓明教授联袂主编”重写文学史“专栏,1998年起与王光东张新颖一起主编“无名论坛”专栏,均推出一批观点新锐的学术成果。1999年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比较集中体现这方面的成果。
3、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曾协助贾植芳教授主编外来思潮流派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大型资料汇编,并在此基础上主持编撰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第一卷)的工作。提出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研究,以求重新质疑传统影响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关论文收入论文集鸡鸣风雨。
4、积极参与当代文学批评论文散见于编年体论文集《笔走龙蛇》等九种论著,90年代起连续主编《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对九十年代小说作了跟踪式的研究。
所开课程
本科生基础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下);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选修课: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新文学整体观等。
研究生课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比较文学理论等。
研究专著
《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初版
《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000修订版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增订本)台湾业强出版社1990年初版
《20世纪中国文学论》(韩译本)韩国青年社1995年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