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中文类 > 高名凯《语言学概论》 > 学习指南

高名凯《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这门课的设置为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高等学校各语言文学专业都设有这门课。由于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不同的专业各有特点,全面照顾势非所能,本书仅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为主耍对象:各院校采用本书时,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调整。

本书内容力求适合高等学校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对马克思主义阙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只作一般的阐述,不作深入的探讨;只介绍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尽量少用专门术语;对于某些不正确的论点,只在必要时予以介绍和批判,其目的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正确的论点。本书讲述各种问题,力求简明扼要,不作详细解释,以便教师有就课程内容加以阐发的馀地。

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语言学概论”不担负训练学生掌握有关的技能技巧的任务。例如“语音”一章介绍国际音标,并不要求学生在课内熟练地运用国际音标,只要求学生借助国际音标了解各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原理,并能理解本书各部分或其他语言学文献中所常用的国际音标。当然,如果时间许可,教师也无妨指导学生就某些音标所标出的音素进行一些听音和发音的练习。

本书是根据1961年4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的决定编写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写的《语言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是编写本书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比较了搜集到的有关的讲义和教科书,参考了有关的著作,并且吸取了北京大学和其他某些院校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可能涉及到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讨论,拟出详细纲目,一再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写成本书。

 

◇ 作者简介

高名凯,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家和文学翻译家。早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入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编委等职。高名凯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吕叔湘齐名,他在介绍西方语言学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中国20世纪语言学的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1911年生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区先进乡土库村。1918年(7岁)入私塾读书,1921年秋(10岁)入平潭开宗小学,1923年(12岁)由堂兄高诚学先生带到福州,改入福州进德小学,1924年(13岁)转入福州英华中学小学部。1925年考入英华中学。1931年秋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后升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学习。

1936年受燕京大学派遣,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语言学,在导师马伯乐的指导下,1940年完成毕业论文《汉语介词之真价值》,获博士学位。留法期间,曾参加巴黎语言学学会和亚细亚学会。

1941年回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1942年任北平中法汉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起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语言教研室主任,直到病逝。1955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政协委员,1957年应邀赴波兰讲学并作文化访问。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编委,民盟中央科技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5年1月3日,高名凯病逝于北京。

主要成就 

高名凯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理论语言学家,他在探索汉语语法理论,介绍和研究语言学理论,培养中国理论语言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语言理论方面用力甚勤,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他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语言、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他同样做过大量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早在1941年,他就批驳了汉语没有语法的错误见解,他认为汉语语法是在结构里,在词的功能上表现出来,他提出语法是研究关系、研究结构形式的。已经为多数学者所接受而成为语法研究中一条重要原则。高名凯先生十分关心语文工作,写了大量文章,论述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等问题。

高名凯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时期:解放前,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解放后,主要从事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

学术著作

高名凯先生著述宏富,计有自编自著的语言学专著(包括与人合作的,包括修订本,增订本)18部,语言学译著6部,语言学文章80多篇,零散译文4篇,以及哲学著作,文学译著(以翻译巴尔扎克作品为主)等。

论文

《怎样研究中国的文法》

《中国语言之结构及其表达思想之方式》

《中国语法结构之内在关系》

《中国语法结构之外在关系》

《中国现代语言变化之研究》

《汉语规定词“的”》

《汉语句终词研究》

《唐代禅高语录所见的语法成分》

《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问题》

《论语言的职能》

《论语言及言语》

个人生活 

在《汉语语法论》(开明书店,1948)的自序中,高名凯提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任教的燕京大学被日军查封,只好迁居北平城里,担任中法汉学研究所研究员:“我每日到所和甘茂德子爵(Vicomte de Kermedec)共同研究中国文字,翻译中国小文,六小时的疲惫工作之后,白天的剩余时间又得花费在生存的挣扎上。所谓“生存的挣扎”,读高译《杜尔的教士》的序言就会明白,指的是翻译巴尔扎克小说。那年头,物价高涨,薪酬无多,“几乎没有一天不在经济的压迫之下”,于是,应朋友之邀,高名凯开始为上海的书店译巴尔扎克小说。每日到所工作六小时,“回家时还能抽出时间来翻译,平均每日译四五千字”。这撰于1946年9月20日的译序,结尾处专门提及:“我译巴尔扎克小说集时,得吾妻陈幼兰女士的帮助甚多。她给我解决了许多疑难的问题,甚至于替我翻译了好几段。”高太太陈幼兰女士,婚前乃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曾获里昂大学艺术史硕士学位,除图书管理,还喜欢文学与艺术。在抗战的漫漫长夜中,身处沦陷区北平,夫妇俩翻译、讨论、品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算是难得的欢愉时光,而不全然是苦役。

人物评价 

高名凯一生刻苦勤奋,致力于学术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在语言学、哲学、文学等几个领域都留下了足迹。他长年从事教学,严于律己,直到1964年下半年逝世前,虽然身患肝炎,还同时开两门课。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培养了许多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指导学生,热情耐心,提携后辈,不遗余力。他对我国的语言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语言学家》编写组

纵观他的四部著作,即《汉语语法论》、《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和《语言论》,以及根据其重要散篇论文汇编的《高名凯语言学论文集》,均可见到一个“论”字贯串始终。

——语言学家徐通锵

名凯先生不仅以他丰硕的学术成果闻名于世,他还是一位一贯追求进步的爱国民主人士。

——北京大学教授 石安石

高名凯先生在探索汉语语法理论、介绍和研究语言学理论及培养我国理论语言学人才这三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语言学家 胡明杨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