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中文类 >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学习指南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本书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的、拥有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

本书l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初版,1998年经过大的修订,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十多年。其间先后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和”十一五”教育部重点教材,有过30多次印刷,印数达到近90万册,被很多院校采用,是近20年来发行量最大的文科教材之一,在学术界也有重大影响。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辅导用书>>

◇ 作者简介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人物经历

1939年出生于重庆,在南京读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

1960一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2年从北大退休,转教中学,并持续关注中学与农村教育。同时转向现代民间思想史的研究,关心地方文化研究与青年志愿者运动。

2012年9月9日,在一位中学教师的追思会上,钱理群发出“告别教育”宣言,表示今后将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


代表著作

专著与论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1998年重新修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心灵的探寻》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与黄子平、陈平原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周作人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周作人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心系黄河——著名泥沙专家钱宁》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

《人之患》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绘图本中国文学史》 (与董乃斌、吴晓东等合作),祥云(美国)出版公司,1995年7月出版。

《名作重读》(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7 月版,2006年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 版。

《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论文集)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压在心上的坟》(随笔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世纪末的沉思》(随笔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1948:天地玄黄》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学魂重铸》(随笔集) 文汇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随笔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5 月年版,42万字。

《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论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8 月版。

《六十劫语》(随笔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专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9月版。

《走进当代的鲁迅》(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读周作人》(论文集)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语文教育门外谈》(论文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 月版。

《与鲁迅相遇》(专著) 三联书店,2003年8月出版。

《鲁迅作品十五讲》(专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 月版。2007年11月以《鲁迅作品的十五堂课》为题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我存在着,我努力着》(随笔集)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 月版。

《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1936——2001)》(专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4 月版。

《追求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生命的沉湖》(随笔集) 三联书局,2006年8月版。

《鲁迅九讲》(论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讲学录》(论文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 月版。

《拒绝遗忘——“1957年学”研究笔记》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我的精神自传》(专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我的精神自传——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专著) 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2008年8月出版。

《我的回顾与反思——在北大的最后一门课》 台湾行人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漂泊的家园》(随笔集)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随笔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 月出版。

《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随笔集) 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随笔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论北大》(论文、随笔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与周氏兄弟相遇》(论文选集)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注:资料均来自北大中文系网站。

其他

学术讲座

《对鲁迅的再认识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当老师真难真好》

担任过的课程 

在北大任教期间(1981——2002)年间,多次开设过《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周作人研究》、《曹禺研究》、《四十年代小说研读》、《大一语文》等课程。

科研项目

除参加国家教委“八五研究项目”:“四十年代文学研究”外,没有参加其他国家研究项目。

获奖

《我的精神自传》2008年获国家图书馆第四届“文津”奖。


学术研究

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钱理群1985年与黄子平、陈平原共同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强调新概念的提出,“并不单是为了把当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因此“‘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言语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共同撰写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一文里,还从“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这几个方面概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从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学术命题,在讨论中提出了各种意见,但这一概念却被普遍接受,并且波及其他学科。这一概念在日本、韩国等国的学术界也引起浓厚的兴趣,产生了一定影响。

撰写文学史专著《中国现代文学30年》

钱理群与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等合作,撰写了文学史专著《中国现代文学30年》,并在所执笔的长篇序言里,试图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观念来总揽全书。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文学史,既广泛地吸收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有许多作者自己的独特发现与见解,初版本与修订本都显示了80年代与90年代学科所达到的水平,提供了经过严格选择的新的知识,新手工艺 信息;同时充分注意科学性与准确性,以及文学史教材应有的稳定性与可接受性。因此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大专院校师生与文学爱好者的欢迎,1997年国家教委选定为大学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材,这就更加扩了本书的影响。钱理群在他执笔的有关“诗歌”与“戏剧”发展的章节里,有意识地进行了“文体史”的写作的试验,在描述文体发展的轨迹时,突出文体自身的特点:他试图以“诗歌艺术思维与语言的变迁(连续、中断、断而复续等等)”来展现新诗发展历程,以“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的彼此消长、起伏”为线索来叙述话剧史。以后,他还和他的学生一起提出了“闲话风”、“演讲体”与“独语”三种散文类型,为散文史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线索。他的这些探索在学术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文学史途述方式的试验

《绘图本中国文学史》“新世纪的文学”部分(与吴晓东合作),一方面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整体描述,同时又将其纳入“中国文学史”的总体结构中——这是钱理群文学史研究的又一次新的尝试。这样的结构方式决定了关注的重点是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历史联系,同时意味着是将一个世纪的文学置于数千年的历史坐标中进行严格的筛选,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在这大历史的叙述中,消失于研究视野之外,而另一些具有超前性的作家、作品却在长时段的历史检验中被突现出来。本书经过认真的研究,提出了与传统教科书不同的自己的文学史定位。在历史的叙述中,也力图摆脱历史决定论与历史进化论的文学史观的影响,更重视文学发展中的中断,反复,超前,滞后,偶然,个别,以展现历史的丰富性与具体性。此外,将台湾与香港地区的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俗文学进入研究视野,对通俗文学中的大家金庸给予了充分评价;在描绘1949年以后的文学时,第一次论述了“地下文学”,这也都构成了本书的特点。本书也开始了对文学史途述方式的试验。

对40年代中国文学的考察

在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的史的描述的同时,钱理群从80年代末开始,就将他的研究重心转向40年代中国文学的考察。在钱理群看来,40年代的文学既是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自然发展的结果,又孕育了后半个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发展(钱理群认为,这后50年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他称之为“共和国文化”);因此,抓住“40年代”这一中间(过渡、转换)的环节,突入这一点,可以起到总揽全局(20世纪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发展)的作用。在进入40年代文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时,钱理群首先进行的是原始资料的发掘与整理。他编选了《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和他的同事、学生一起编选了《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16卷本),并发掘(或重新认识、评价)了一些作家、作品,这就为正在进行的“40年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他”个人化(非教科书式)的文学史写作的一个新的尝试。这是关于文学史结构方式与叙述方式的试验:打破了以往文学史的结构模式,本书选择“1948”这一最能体现40年代的历史转折、交接特质的具有典型性的年代,通过对这一年发生的文学事件、流派、论争、期刊、作品,以及作家精神历程的描述,瞻前顾后,理清来龙去脉,从而揭示40年代、以至50年代初的文学发展的主要线索与走向,这种“从一个年代看一个时代”的结构方式,可以将大文学史叙述忽略(省略)的人与事纳入研究视野,特别是在这个年代的普通人,一般知识分子读什么书,喜欢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街头巷尾流传什么笑话……这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具体入微地进入了文学史的叙述,这同时也意味着文学史观念上的某些变化。本书在文学史的叙述方式上,将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细节置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追求报告文学那样的丰富而具体、生动的典型现象(人物与事件)与细节的描述,以及由此产生的现场感;但又同时严格拒绝任何虚构,要求每一细节都有具体的历史根据。本书在叙述视点、叙述语调的选择上也作了很大努力。

提出“文学史叙述学”的概念

钱理群作为一个文学史家,不仅致力于“现代文学史”的具体写作,而且关注写作背后的文学史的独特方式。他曾连续著文阐释他的导师王瑶先生(并上溯到鲁迅)的文学史理论、方法,以此作为自己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理论指导,而自己的每一次研究与写作实践又都有明确、自觉的实验目的,并及时作出总结。他把自己的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任务(目标)规定为“深入到‘作家、作品、读者’的内部深层机体里,去审视、开掘、发现特定历史时代下的知识分子群体与个体(作家),读者群体与个体,以及作品所显现的各种类型‘人’的群体与个体的生存境遇、体验与困惑及其美学形态,并从这一切的综合把握中,揭示出特定历史时代中人的生存困境及其美学形态”。他因此而强调,“作为一个文学史家,他必须与作家一样,对于‘人’(他的生存境遇、体验、困惑)保持社会、历史、文化的与形而上的双重关怀,既应关怀现实又超直于现实”。在具体研究、操作中,他又始终抓住“典型文学现象”,突入“一点”而见“全貌”,既具体有微又能体现发展的轨迹,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因此而提出文学史家的思维特点,就在于对于具体、生动的细节、历史的现象形态保持职业的兴趣与敏感;同时又必须具有发现细节、现象背后的普遍象征意义的思想穿透力。钱理群还十分重视文学史研究中的时空蹁问题。他认为,“历史”是彼时彼地发生的,写历史的人是生活在此时此地的,所谓历史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往返的双向运动过程:既要由此及彼,努力进入历史情境,设身处地地体察、理解彼时彼地的人(个体与群体)怎样、何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从而产生了某种历史命题;又要由彼及此,毫不回避地正视与揭示在选择(命题)展开与实现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严峻而复杂的事实,这些后果是当事人所不可能预知的。他因此提出了“设身处地”与“正视后果”作为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基本原则。钱理群还提出文学史研究中必须抓住两个“中介”环节:一是作为最终决定文学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文学之间的“文化”——以后,钱理群又根据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历史特点,从影响文学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提出了“出版文化”、“大学文化”与“政治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文化要素;而在影响、制约文学发展的“文化”背景与作品的“文本结构”之间,也还有一个中介,即是文本创造主体“作家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结构”。钱理群还强调在关注文学史观念与方法的更新同时,不可忽略史的写作形式(结构、途述方式等)问题,并因此而提出了“文学史叙述学”的概念。他的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理论设想,在学术界也都有一定影响。

 


温儒敏,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集)等14种,编著有《比较文学论文集》《中西比较文学论集》《高等语文》(合作)等13种,发表论文约200篇。

吴福辉,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学、左翼文学与京海派文学、现代讽刺小说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温儒敏合著)、《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等。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