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中文类 >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 学习指南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圣才3D电子书,国内首家植入高清视频的3D电子书(免费下载、送手机版),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又好玩,全新学习体验,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朱光潜主编的《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美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美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光潜主编的《西方美学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更多信息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辅导用书>>

◇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1897年出生,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1986年3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9 岁。

早年生活

朱氏自幼接受父亲朱子香严格的私塾教育,十五岁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现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氏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到国文教师潘季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朱氏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入学后很快有考取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派送生资格,于民国七年1918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期间受胡适五四白话文学运动影响,毅然决定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

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并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随即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因而结识朱自清、匡互生、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等好友。后来决定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刚成立立达学园,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宣言,并一方面筹办开明书局(出版作品皆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出版社)和杂志《一般》。


留学英法 

1925年,考取公费留英,到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等,毕业后至伦敦大学学院听莎士比亚课程,同时又在巴黎大学注册,对研究西方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期间受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教授所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启发,起念写下了《文艺心理学》。后又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并于1933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其著作《悲剧心理学》。在欧洲留学期间,朱氏经常由于公费不发,经济拮据,只得靠稿费维持生活。朱氏为开明书局的《一般》撰稿,曾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反应了当时一些青年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接着《文艺心理学》及其缩写本《谈美》、《变态心理学派别》(开明书局)、《变态心理学》(商务印书馆),及译著的《美学原理》陆续问世。期间朱氏的《诗论》也形成了初稿,还在罗素的影响下写过一部讲述符号逻辑派别的书(交于商务印书馆,后在抗日战争中遭焚毁)。


返国任教

国民政府时期

1933年回国,经好友徐中舒介绍给当时的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委聘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除教授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以外,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的中文系研究班讲授《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又应留法结识的好友徐悲鸿邀请到中央艺术学院教授了一年的《文艺心理学》。当时正值京派文艺和海派文艺对垒。京派于新月时期最盛,却在诗人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后日渐衰落。胡适、杨振声等人想重振京派,便组织朱光潜、沈从文、周作人、林徽因等人组成编委会,筹办《文学杂志》。朱光潜时任主编,朱自清、闻一多、冯志、李广田、何其芳、卞之琳等人常为杂志撰稿。抗日战争期间,朱光潜应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约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后由于武汉大学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中共建政以后,朱氏留居中国大陆,此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居住于燕东园27号。其美学思想曾数度遭受批判,文化大革命时被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抄家、斗争,并被剥夺执译者的权利。 1976年文革结束后,朱光潜被恢复教授职务。此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积极翻译各类外文名著,撰写文稿,发表演讲及指导研究生。1983年3月,他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一开始他就声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作为他对自己后半生的思想定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逝世

1984年夏朱光潜由于多年工作过于疲累,罹患疲劳综合症,出现脑血栓,尽管健康状况大为转差,他仍旧勤于执笔写作。在朱氏逝世的前3天,他趁自己神志仍有稍许清醒,乘家人不防,竟艰难地沿梯独自悄悄向楼上书房爬去,家人发现急来劝阻,他嗫嚅地说,要赶在死前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终年89 岁。


贡献与成就

朱光潜视野开阔,对中西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在他的700万字的论著和译著(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全集,共20卷)中,对中国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对西方美学思想作了介绍和评论,融贯中西,创造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代继王国维后的一代美学宗师,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学术成就

朱氏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并致力于美学研究、美学教学,治学态度认真,介绍、翻译、论著美学的著述极为丰富,多达六百余万字,开拓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中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早年,朱光潜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忠实信徒,并对近代美学的的真正开山祖康德非常崇敬。


著作 

个人著述

《西方美学史》(196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

《谈美》〔1932〕

《文艺心理学》〔1936〕

《美学批判论集》〔1958〕

《谈美书简》〔1979〕

翻译作品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1956)

黑格尔《美学》(1959、1970)

克罗齐《美学》

莱辛《拉奥孔》(1977)

约翰·彼得·爱克曼《歌德谈话录》(1978)

维柯《新科学》(1983)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